2016年年底,广东省就率先发布了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成果——《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和引导广东省各地市智慧城市建设,打造珠三角世界级智慧城市群。在2016年首份“互联网+交通”城市指数报告中,广州“智慧交通”指数位列全国第一,大幅超越全国平均水平。业内人士分析,广东智慧交通产业是中国智慧交通市场的一支劲旅,不仅体现在智慧交通产业集群优势上,还体现在智慧交通应用上。从规模看,广东智慧交通产业约占全国智慧交通20%的市场份额,堪称中国智慧交通第一市场。
最近两年,全国各地密集出台智慧城市建设规划,除了BAT等互联网巨头企业,诸多国企、互联网企业以及相关垂直领域的创业公司,都试图梳理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产业竞争,以及地方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资金、运营以及数据开放等系列问题。“在新型智慧城市的抢位争夺赛中,全国500多个城市都卯足了劲,不过各个城市尚处于探索试验阶段,智慧城市建设标准或者说参考系暂未形成”,深圳市人大常委经济工委委员、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商会会长、迪蒙智慧交通CEO向隽表示,因城施策才能充分发挥优势,取长补短抢占新的产业制高点。
在中国,智慧交通建设仍然以政府为主导,是规划设计、引导投资、数据整合开放的第一把手。智慧交通市场非常庞大,特别在垂直应用领域,智慧交通产业覆盖城市智能交通、停车场管理、车联网、智能公交、电子警察、卫星导航、ETC、汽车电子、行车记录仪、电子车牌等领域,为诸多企业提供了机会。目前,智慧交通市场主体主要包含了做通道和入口的互联网交通运营企业,做系统集成整合服务的软件供应商,以及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传感器、光纤等硬件设备供应商,另外还有做具体垂直领域的建设和服务的专业企业。
当前,城市之间智慧交通角力的焦点,就在于探索出一条适合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新路径,做模板,树标杆,增强城市投资活力,吸引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落地。以智慧停车为例,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不仅能解决城市违停泛滥的困境,还能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满足市民便捷出行的需求,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大计。对发展城市绿色经济、共享经济,借势发展智慧交通相关高科技新兴产业同样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塑造智慧交通生态链,打造智慧交通高端产业基地,提升智慧城市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