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向山西反馈督察情况。中央环保督察组供图
新京报快讯 山西重发展、轻保护问题突出,一年上马20多个发电项目,一些地方漠视群众环境诉求,往往在上级督促或媒体曝光后才被动应对。继天津、安徽之后,今天(7月30日)上午,山西省委、省政府接到了中央环保督察意见反馈。
据介绍,按照边督边改的要求,山西省严查严处群众环境案件并向社会公开。截至6月底,督察组交办的3582个环境问题举报已基本办结,责令整改2485家,罚款7100余万元;立案侦查22件,拘留61人;约谈1589人,问责1071人。
晋城市污泥处置项目建设滞后,大量污泥堆存于自然沟壑中。中央环保督察组供图
火电产能严重过剩 仍上马20多个项目
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组长杨松通报督察意见。杨松表示,山西重发展、轻保护问题较为突出。2015年,山西省不顾大气环境质量超标、省内火电产能严重过剩的严峻形势,违反规划环评审查意见实施《山西省低热值煤发电“十二五”专项规划》,先后核准审批20多个低热值煤发电项目,部分项目在审批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不严不实。
在此过程中,为开发建设风电项目,未经充分论证即对桑干河省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进行调整,减少核心区、缓冲区面积648公顷。
2016年以来,随着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全省煤电焦铁等产能负荷明显提高,但相应的环境投入和监管没有同步推进,甚至放松治污要求,导致污染排放量增加,全省多数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出现恶化。
西蔚汾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违规采石采矿造成山体大面积破坏。中央环保督察组供图
漠视群众环境诉求 多次约谈仍行动迟缓
杨松说,一些地方面对突出环境问题强调客观因素多、主动作为少,漠视群众环境诉求,往往在上级督促或媒体曝光后才被动应对,有的甚至被多次督察约谈后,仍行动迟缓。
临汾市对环境保护部综合督察指出的问题整改不力,2016年冬季采暖期,临汾市环境质量急剧恶化,引发社会舆论高度关注。运城市2015年底被环境保护部挂牌督办,但摘牌后即放松整治,部分钢铁、焦化企业仍未完成提标改造,平陆等地污水处理厂至今不能正常运行,大量超标废水排入黄河。
吕梁市连续两年被环境保护部公开约谈,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整改工作迟缓。截至2016年底,尚有966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未按计划淘汰到位,热电联产供热率全省最低,近年来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全市40%城镇生活污水直排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