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日前发布《无人机围栏》和《无人机云系统接口数据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两部行业标准,我国也由此成为全球范围内最早出台此类行业标准的国家。这两部行业标准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对统一行业标准、促进无人机行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无人机行业标准出台背景
近年来,我国无人机市场增长迅速。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实现了39万台的出货量,2017年将实现54万台的出货量,预计到2019年无人机出货量将突破200万台。
广泛普及的无人机为诸多领域带来了全新变革,但也要看到,近期无人机干扰民航机场运行事件频发。作为监管无人机的有效工具,无人机围栏可以阻挡即将侵入特定区域的航空器,在相应电子地理范围中划出特定区域,并配合飞行控制系统保障区域安全,让无人机不能“想飞就飞”,近年来在保障空域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无人机行业标准详情介绍
此次公布的《无人机围栏》首次明确了无人机围栏的范围、构型、数据结构、性能要求和测试要求等,并对无人机围栏进行分类,按照其在水平面投影几何形状分为民用航空机场障碍物限制面、扇区形、多边形三种,且无人机围栏所使用的经度和纬度坐标点,均为WGS-84坐标。此外,标准还做了一些前瞻性设计,以方便今后围栏功能的升级。民航局飞行标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无人机普遍具备此电子围栏功能,但主要由无人机厂商自行设置参数。“此标准出台是为统一围栏数据格式的基础标准,方便今后规范发布和接收,减少企业重复建设成本,进而促进无人机行业协调发展。”
无人机的协调发展同样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无人机云是轻小型民用无人机运行动态数据库系统,用于向无人机用户提供航行服务、气象服务等,对民用无人机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在国内,无人机云已有两年的历史,主要在7公斤以上无人机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此次公布的《无人机云系统接口数据规范》首次规定了轻小型民用无人机系统与无人机云系统之间的传输数据要求、数据加密要求、编码规则和性能要求。《规范》明确,无人机系统和无人机云系统之间应按照要求的数据接口进行双向通讯,通讯内容应包含注册信息,动态信息,数据类型,差异数据等。“该标准统一了数据接口的标准格式,未来,无人机不需要增加硬件,只需在通信模块直接兼容云接口标准即可接入云平台。也就是说,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接入任何一个云。”上述负责人表示。
《无人机围栏》、《无人机云系统接口数据规范》均由飞行标准司提出,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负责编写,多家无人机和通信技术公司参与标准制定、起草及审定工作。民航局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了各地区管理局、无人机相关单位、航科院、管干院等有关部门的行业意见,并根据有关行业意见,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订。
无人机行业标准期待更多完善
此前,工信部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科技部、公安部、农业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能源局、民航局等部门发布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7―2018年版)》。《指南》明确,根据当前无人驾驶航空器行业发展现状,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建设将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2017―2018年)将初步建立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并重点制定一批市场急需、支撑监管的关键标准;第二阶段(2019―2020年)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健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体系,基本实现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全覆盖,并加快将我国标准提升为国际标准。
无人机行业在发展,其行业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在未来,我国无人机标准体系将愈加完善,助力无机人飞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