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象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虹膜识别“黑科技”助“互联网+儿童保护”技术升级

   2017-12-06 1830
核心提示:12月3日,互联网+儿童保护行动暨中国儿童虹膜防丢网络平台山西省启动仪式在太原举行。与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相比,虹膜识别以低至
 12月3日,“互联网+儿童保护”行动暨中国儿童虹膜防丢网络平台山西省启动仪式在太原举行。与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相比,虹膜识别以低至千万分之一的误识率成为科技界的佼佼者,这也是中国儿童虹膜防丢网络平台首次将虹膜识别技术应用于儿童安全领域。
 
  据了解,虹膜是眼睛里位于黑色瞳孔和白色巩膜之间的圆环部分,包含了很多相互交错的斑点、细丝、条纹等细节特征。人出生8个月后,虹膜发育即进入稳定期,主要纹理结构已经形成,终生变化很小。虹膜识别是国际上公认最精准、最安全的生物识别技术。
 
  近年来,儿童失踪、被拐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失孤》、《亲爱的》等“打拐题材”的电影也让民众从电影中更直观地意识到这一残酷现实对被拐对家庭的打击。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儿童保护”应运而生。
 
  2016年,中国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又叫“团圆”系统)上线。打拐民警登录平台系统,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接入高德地图等手机软件,以弹窗的形式将失踪儿童信息瞬间推送给公众。截至2017年5月15日,“团圆”系统累计推送信息1100亿条,将近5亿人次接受过推送信息,发布失踪儿童信息1317条,找回1274人。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公益项目处处长蔡晓说:“很多丢失儿童找回的过程很漫长,现在家长给孩子佩戴的防走失手表、防走失手环很容易被人扔掉。很多年后孩子对被拐的事完全没有记忆,家长也不一定认识孩子,只能依靠特殊长相、胎记等不稳定的因素。”
 
  虹膜识别“黑科技”让“互联网+儿童保护”的技术手段升级。中国儿童虹膜防丢网络平台采用中科院院士谭铁牛自主研发的虹膜生物识别技术,为儿童录入虹膜信息,建立儿童虹膜数据库,从而提高失踪儿童被找回概率。“录入虹膜的过程非常简单,只需要使用虹膜设备扫一下孩子的眼睛。虹膜识别作为一种生物识别是终生的,有很高的准确性。”蔡晓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elephant.com/news/show-13786.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582117289@qq.com。
 
更多>同类防护头条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防护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微信公众号:壹象网
微博:壹象网

鄂ICP备15023168号公网安备42010302002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