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环境来讲,中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停车成了刚需。而停车位供不应求、利用率低、信息不畅等弊病,则进一步加剧了停车矛盾。早在2015年,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七部委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大改革力度和政策创新,引用智慧化手段,解决城市停车难题。
“打造城市智慧停车不仅是传统停车产业升级的唯一方向,也是一项重点民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市场主体的共同参与,” 深圳市人大常委经济工委委员、江西财经大学客座教授、迪蒙智慧交通CEO向隽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智慧停车属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涉及领域广、技术含量高,尤其是在后期运营管理和服务创新上,需要政府与企业形成合力,整合内外围资源,推动传统停车产业创新升级,从而更好的满足社会与民生的需求。
发展智慧停车是治理城市交通问题的头等大事。从当下中国城市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以及停车资源增量情况来看,“停车难”将是城市交通面临的最大顽疾,而且由“停车难”衍生出的各种交通问题、安全问题也在持续蔓延,严重影响老百姓的出行体验,更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两亿辆,每一辆都面临“日频刚需”的停车现实,可见中国城市停车压力之大。
为满足与日俱增的停车需求,增加停车位是目前各城市缓解停车难最为直接的手段。然而,中国停车位的增长速度,难以跟上汽车的增长速度,并极大增加了管理难度:违章停车、乱停乱放、车位分布不均、使用率低下……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智慧停车管理系统,盘活路侧以及停车场存量车位迫在眉睫。
当然,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智慧停车难以一蹴而就,离不开政府短期和长远统筹规划,和企业强大的软硬件整合开发能力。只有以城市智慧停车为切入点,统筹政企合作、集中行业优质资源,才能将智慧停车推进到新的高度。“从国家层面来讲,停车领域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完善,相关部委出台了土地、投融资、价格收费、信息化各个方面鼓励措施。未来政府一定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形成综合交通出行信息平台,将基础停车信息向社会开放,为老百姓提供更好服务。”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主任程世东也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