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使用护肤品初期能看到明显的效果,后面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这通常被称为是人体对产品产生了“耐受性”。其实这是正常情况,其原因可能来自三方面:
一、自己习惯与皮肤更好的状态,如苏东坡所言:“入芝兰之室久而不觉其香”。
二、皮肤不可能无限制地变好,总会有极限。越接近极限,改善的余地会越小。
三、某一种肌肤状况是由多个影响因素控制的,如果你只改善其中一部分因素,另一部分没有加以改善,效果可能也不理想。例如:拼命使用美白护肤品,却不可能很好的防晒,肌肤美白的效果就始终不能令人满意。
认为护肤品无所不能,或是一无是处、无非是一个心理安慰而已的看法都很极端。护肤品具有明确的护理作用—正确护理与疏于护理的皮肤,状态完全不同,即使天生丽质,也需要护理。所以不要去想完全摆脱或单纯依赖护肤品,这两种做法都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我们应关注的是:怎样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护肤品,避免使用不合适、有害、错误的产品或方法。
为什么有些人使用护肤品后会出现反差效果?
使用某些产品或方法后,皮肤状态很快变好了,但停用了之后,皮肤状态在短时间内极具变差,甚至比使用之前还要差,即护肤效果反差。
引起反差的多是含某些激素或重金属的速效护肤品,尤其是激素成分—如果不用它就反弹,形成激素依赖。这类护肤品并不少见,需要引起高度警惕。
若停用护肤品后,护理效果逐渐减弱则属正常。因为皮肤会自然、持续地老化,必须持续保养。就像吃饭一样,因为人会持续变饿,所以不能指望吃一顿后就可以永远不吃。
护肤品的见效时间视其功能而定:
一、可以立即看到效果的:清洁、补水、润肤、保湿防晒类。
二、不可能立即见到效果的:祛斑、美白、祛痘、抗皱、修复等。
人人都追求美容效果快速见效,于是就有不法商家迎合这个心理,开发了许多不安全的快速护肤品或方法,例如:含抗生素或激素的祛痘产品、含汞或激素的祛斑产品、含氢醌或汞的美白产品,以及美容院强烈的去角质“护理”等。
纪旺西强烈建议大家不要盲目追求速效,应该尊重皮肤的自然代谢规律,以免皮肤受到伤害。
怎样看待护肤品的刺激性:
护肤品的刺激性是相对的,不仅与产品的成分、浓度有关,也与肌肤自身的状况有关。
一些成分的确更容易产生刺激,例如低元醇类(最常见的如酒精、丙二醇)、挥发性物资(如香精、植物精油)、酸类(如乙醇酸)、某些抗菌防腐剂类等。
许多功效性成分也可能在浓度足够的情况下对皮肤产生刺激(如维生素C),所以不能离开浓度谈刺激性。
另一方面,皮肤在损伤、角质层太薄的情况下会更容易受到刺激。比如水是非常温和的,若皮肤破了,即使喷上纯水也可能感到刺痛。所以,如果你使用很多种成分并不出格的产品也感到刺激,则必须检讨肌肤本身是否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