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7年智慧停车行业发展轨迹,“变革”与“赋能”两大主题贯穿全年。行业在创新中不断自我变革,其发展成果不仅显著惠及车主、车场,同时还从多个角度赋能汽车产业乃至各行各业。无论是考量行业自身的成长速度,还是观察其外部影响力,均可得出智慧停车行业这一年发展迅猛的结论。
小编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对以下场景深有体会。出去办个事儿,好不容易找到一块空位。刚把车停好,斜刺里杀出一大爷或大妈,袖套臂章,摊着手就管你要停车费,不给钱不让停。
前些日子,人民日报发表了文章《停车费的糊涂账怎么解》,披露了这一现象。同时,人民日报对于收费员的真伪、所收停车费用的合理性、停车费的用途等问题,也提出了质疑。
人工收费的局限性
人工收取停车费的落地应用由来已久,成熟的案例也颇多。以玉城为例,去年7月1日起,玉城市开展城市道路和公共场所车辆停放服务收费,其中首批停车收费试点路段的泊位数量为1821个,主要分布在人民东路、广场东路、广场南路、内环路等核心城区地带,前期试点推行阶段主要采取人工收费方式。5月2日上午,已接受多方面培训的收费员身着统一制服,在文化广场收费路段进行了“实战演练”。
据介绍,收费员在上岗期间必须穿着统一配置的服装,佩戴好上岗证件,持证收费。同时,市公共停车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周勇介绍,每个停车路段按照区域划分,马各区域都有统一的收费标准,至于停车路段属于一类或二类、三类区域的问题,车主不用费心记忆,届时在收费路段现场的收费公示牌上都会清楚标明。而车辆停放服务收取的停车费,每天由各个路段的“路段长”与收费员进行交接收缴,并拿回市公共停车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集中结算后全额上缴市财政,由市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收缴的费用将统筹用于相关市政公共资源建设、维护和管理等民生基础设施支出,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但是,即使是在上述已经颇为成熟的案例中,我们还是很轻易就能发现一些问题。一方面,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停车位的稀缺,收费员的工作负荷日益增大,导致停车效率不高;另一方面,人力成本的投入是持续性的,长期来看,性价比不高;同时,划分路段、划分区域、凭证上岗等流程较为复杂,监管工作不好开展,同时也不能完全杜绝私自画线收费、自立收费资质标牌或擅自扩大经营范围等现象的出现。
电子收费开启新时代
关于电子收费,人民日报在文章中做了阐述,“为了算清停车收费的糊涂账,去年12月26日起,北京4086个路侧停车位启动了电子收费试点,一句话解释就是:交多少钱收费员说了不算,由电子平台统一计算。原则上也不再收取现金,而是采用支付宝、微信、市政交通一卡通卡、电子不停车收费卡(ETC)、银行卡5种电子支付方式。”
对于电子收费给停车行业带来的改变,人民日报不吝赞美之词。“一点小改进,往往预示着未来这一领域将发生巨大改变。”电子收费越来越火,以它为基础的各种智慧停车解决方案也正变得炙手可热,目前国内智慧停车行业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安防企业以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为代表,已经率先对数千家停车场进行了标准化、信息化、系统化改造。不仅实现车场数据联网、车牌识别、车位诱导等创新功能,缓解停车难问题,还通过收费电子化,使停车场彻底告别人工收费,收费行为和标准更加透明,杜绝了私自定价和假冒收费现象,也方便管理者统一查账。
智慧停车和智慧城市建设
文章的最后一句“从智慧停车这一个小幸福延伸开去,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将迎来令人惊喜的变化。”也反映了智慧停车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如果说智慧城市要构筑一个包含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全新智慧生活系统,那么智慧停车就是步入智慧城市的必经环节。“调查显示,一辆汽车95%的时间处于停放状态,因此,停车资源的时空错位共享必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北京市规划委城市规划院交通规划所主任工程师张晓东表示。
在讨论智慧停车和智慧城市时,智慧交通是不可忽视的中间环节。智慧停车对出入此区域的车辆实施数据采集并判断识别、准入/拒绝、引导、记录、收费、放行等智能管理,其目的是有效的控制车辆与人员的出入,记录所有详细资料并自动计算收费额度,实现对场内车辆与收费的安全管理与数据采集,并通过互联网将数据上传至云端大数据库,为智慧交通提供基础数据。智慧交通是以智慧的理念,辩证的思维,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全面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智慧交通为智慧城市童工动态大数据,对于提升智慧城市的运行水平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结
电子收费,乃至智慧停车,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来说,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刚性化需求;对于车主来说,是一个快捷和便利的人性化需求。因此,无论从政府角度出发还是从民生角度出发,智慧停车的市场都具有广大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