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5G标准由诸多技术组成,编码是非常基础的技术。在5G相关标准中,世界各大阵营一度曾就信道编码标准争辩激烈。2016年,中国通信企业力推的Polar成为控制信道编码。这是中国在信道编码领域首次突破,为中国在5G标准中争取较以往更多的话语权奠定了基础。“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已跻身世界前列”。
5月21日至25日,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工作组在韩国釜山召开了5G第一阶段标准制定的最后一场会议。据悉,本次会议将确定3GPPR15标准的全部内容,预计下月在美国召开的全体会议上,3GPP将宣布5G第一阶段的确定标准。那么,负责电信标准制定的3GPP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广受关注的5G标准是如何制定的?中国企业在5G标准制定过程中拥有多大的话语权?带着这些问题,北京青年报记者对业内人士进行了采访。
5G独立组网标准有望6月发布确立
在这次3GPP釜山会议上,所有开发5G无线技术的工作组将在这次会议上汇总,最终确定5GRAN商业化的相关标准技术。
在会议上将有来自芯片组、手机和设备供应商、移动运营商等约1500名标准专家参加会议,以完成5G第一阶段的标准。其中包括提供超高速数据和超低时延的5G无线接入技术以及用于5G终端的一致性测试方法。简单来说,此次釜山会议结束后,5G第一阶段中独立组网标准已出炉在即。
多家中国企业包括华为、OPPO、VIVO等通信设备及手机厂商,也参会商讨并提交了提案。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表示,按计划,这次会议将完成有关5G独立组网(SA)的标准技术,审议通过后将在下月美国全会上正式宣布,华为也准备了提案。此次标准确定后,设备企业有基于标准的设备就可以商用。
此前3GPP确定5G标准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启动R15为5G标准,于2018年6月完成;第二阶段启动R16为5G标准,于2019年12月完成。下月在美国举行的3GPP会议上将最终确定5G第一阶段标准。
5G标准到底有几个?
有读者不免疑惑,去年的时候不是说3GPP已经确定了一个5G标准吗?怎么现在又确定一次?为什么还有说法称,最终的标准要等到2019年,甚至2020年?
“上一次确定的是非独立组网标准,这一次将确定的是5G独立组网标准。”资深通信观察家项立刚接受采访时指出,非独立组网,简单来说,就是不是独立组成的5G网络,要和其它东西融合,比如与4G甚至3G共同组网;而5G独立组网,则意味着是完全没有4G,完整建立的5G网络。
“在非独立组网中,5G拿来干吗?5G拿来作为补充,大的网络是4G,但是在一些热点地区,比如奥运会赛场、CBD等等,这些局部区域通过5G增加热点来提升网络速度和用户感知、体验,但整个大范围的网络仍不是用5G。相比之下,5G独立组网,是指整个网络完全用5G形成覆盖。”项立刚进一步解释说。
“独立组网标准的制定,意味着5G整个网络的部署标准已趋向完善”,项立刚表示,非独立组网以热点为核心,解决的是小范围的局部性的热点覆盖问题;现在独立组网标准之下,5G全面网络覆盖问题都可以解决,因此说此次标准的确立非常重要,可以认为5G标准更进一步,更加完善了。
智能城市中5G有哪些应用领域?
智慧城市是5G三大应用场景之一。5G作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技术利器,将是支持新型智慧城市生存和运转的类似水、空气的必备要素,以及支撑社会态势感知能力的基础设施,它以技术进步创新城市应用,丰富智慧城市内涵,是实现畅通化沟通渠道的技术途径。在5G时代,互联网更多的以物联网的形式存在,将城市融为一体。如今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内外许多地区已经展开,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的如智慧上海、智慧双流,国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韩国的"U-City计划"等。
5G被认为是万物互联的开始,其本质是更广、更快、更强的依据无线传感器的信息技术,指向了更高效、更及时的资源运用。5G将不仅仅带来网速的提高,更意味着可靠的低延时海量物联网。根据技术发展趋势,2020年前后,5G的应用将趋于成熟,智慧城市建设也将步入一个崭新阶段。5G为智能城市的电网/动力、交通、安防等方面供给了直接的处理计划,带来多方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智慧家居: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对各个设备的控制管理,实际上是通过信息的传输和连接实现的,目前所有的智能家居设备都在低功率下运行,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相互交换信息,这样一来就增加了设备传输间的延时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整个智能家居生活的体验。而5G网络每秒传输速度达10Gb,将有助于信息的检测和管理,使得整个系统更为稳定,传输速率更快。这样一来,智能设备之间的“感知”将更精确更迅速,有利于提高整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智慧化程度。
5G时代到来后,智能家居产品将更灵敏,其它传统家电设备的响应速度也会大幅提升,智能家居系统能承载更多的设备连接、传输更大的流量。
2、智慧交通:5G和云计算等技术联合,可以实现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传输彼此的位置、速度、行事路径,避免交通拥堵,还可以为城市交通规划者提供预测模型。依据5G的智能交通体系将更为联动,能够进步社区交通功率,削减阻塞的发作。对于公共交通,5G可以帮助减少乘客等待时间,优化公交车库存,提供实时更新的乘客信息、车辆信息,甚至支持动态公交路线;车辆、路灯等设备的信息互通还能帮助智能泊车,避免停车位的拥堵和闲置,提高27%的停车收入。
此外,5G智慧交通将帮助实现车型分类,根据路段运载能力安排车辆形式路线,支持智能交通管理,每年为中型城市的司机和相关人员节省约1亿美元,减少40%的交通阻塞事件,从而带来额外的生产力,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同时,智能驾驶也为网络提出了大容量、低时延、高可靠的更高要求。
3、智能照明:5G和物联网结合形成的照明系统,能够实现根据路段有无行人、车辆自动调光,既能节约能源,又能保护社区安全,结合空气质量检测设备还能节约设备运营、保护本钱。目前,圣地亚哥和巴塞罗那已经采用智能照明系统。因为这些路灯,圣地亚哥每年节省约190万美元,预计该系统有潜力每年为全美节约10亿美元。
4、智慧安防:公共安全是智能城市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其背面的创新驱动力在于可控的广泛的无线连接。美国芝加哥市正在运用依据4G的实时监控视频,协助急救人员在到达场景之前进行情况评价。而依据5G的智能城市安防体系,将不只供给高清、实时的视频信息,乃至还能够完成主动的面部辨认。例如,旧金山运用无线传感器,生成详细的实时的火器/枪支探测,一旦发现有人使用枪支,传感器可以对其进行三角定位,有时甚至能识别强制型号,并将信息发送给警局,从而加快响应时间和部署时间,最终减少了部署该系统的社区近50%的枪支犯罪事件。此外,还有很多社区运用无线传感器进行气象系统部署,发出气候预警,在龙卷风、洪水等气候事件中为司机提供路线导航,避免极端气候造成的死亡。
5、智能电网:依据5G的智能城市重要处理计划之一就是智能电网,估计未来20年相关整体效益达2万亿美元。智能电网是电力传输网络体系,又称电网2.0,体现出电力流、信息流和事务流高度交融的明显特点,能够协助更好的检测动力消耗,猜测运用需求,支撑负载平衡,削减用电高峰和停电、修理时刻,然后下降动力本钱,进步动力运送和运用功率,增强电网运转的安全性、牢靠性和灵活性,完成电网与用户的双向互动。经过装置智能电网,美国查特怒加市在一场严峻风暴中削减了50%的停机时刻,节约了140万美元的风暴中的运营本钱。依据派克查询组织的最新陈述,智能电网技术商场将从2012年的330亿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730亿美元,8年间,商场累积到达4940亿美元。
结语: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而面向智慧城市的5G网络是连接整个城市系统无线传感器的网络,5G为智慧城市的电网/能源、交通、安防等方面提供了直接的解决方案,从而带来多方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