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宝钧先生为中国纤维材料的奠基人之一和东华大学纤维材料学科创始人,在纤维材料科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为更好地传承钱宝钧先生的事业弘扬其精神,促进纤维材料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发起并设立此两类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
奖项评选面向国内外采用推荐制,第一届“钱宝钧纤维材料奖”自2017年4月评选以来,陆续收到来自美国、日本、荷兰、法国、澳大利亚等海内外专家学者的推荐材料。
美国工程院院士、纯化学和应用化学国际联合会杰出女性奖获得者艾尔莎·瑞秋曼尼斯教授担任本次评奖委员会主席,领衔国内外纤维材料领域知名院士、专家对推荐材料进行评审。
最终,原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的皮特·雷姆斯特教授和原苏黎世理工学院的鲍尔·史密斯博士获“钱宝钧纤维材料杰出贡献奖”,浙江大学高超教授以及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菲比·索瑞教授获“钱宝钧纤维材料青年学者奖”。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菲比·索瑞教授获“钱宝钧纤维材料青年学者奖”
▲原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的皮特·雷姆斯特教授获得“钱宝钧纤维材料杰出贡献奖”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获“钱宝钧纤维材料青年学者奖”
“钱宝钧纤维材料奖是国内学术界首个聚焦纤维研究领域的科学奖项,当前我国正在从纤维大国迈向纤维强国,这一奖项的设立旨在打造国际纤维领域权威的科学奖励,进一步鼓励国内外专家学者潜心开展纤维材料相关的卓越学术研究。”钱宝钧纤维材料奖执行委员会主任、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告诉记者。
一根看似普通的纤维绳,能够承受的最大重量是同样粗细钢丝绳的8倍。如果用一把不锈钢剪刀剪它,在连续剪一分钟后刀口会钝化。它就是高性能纤维中的特种兵,作为比强度最高的高性能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与碳纤维、芳纶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高科技纤维。此次“钱宝钧纤维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就是这个纤维的缔造者,1978年皮特·雷姆斯特教授和鲍尔·史密斯发明并申请了采用冻胶纺丝法—超倍热拉伸技术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第一个专利。它的问世,打开了聚乙烯在高性能纤维领域应用的大门。
“我非常自豪能见证和参与聚乙烯纤维从无到有再到广泛应用的这个过程,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纤维改变我们的生活。” 皮特·雷姆斯特教授在颁奖大会上说道。
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成果展示厅里,陈列着由该纤维制造的防弹衣、防弹头盔、防割手套、防弹板等产品,轻质高强、耐化学腐蚀和高能量吸收等特性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在现代国防和高科技产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东华大学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进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研究,是国内最早进行该领域研究的科研院校。经过十多年的攻坚克难,成功实施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制品的全面国产化,打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垄断,使我国成为第三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国家。
“钱宝钧纤维材料青年学者奖”获得者高超教授在会上和专家学者分享了他在石墨烯纤维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