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约车平台市场,滴滴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美团、高德、携程、易到等公司也积极加深战略部署,力图分一杯羹。交通参与权的稀缺性和有限性,注定了巨头们的大战要比以往更加激烈。其中的独角兽滴滴从起步到笑傲国内市场,只耗费短短数年时间。然而近两年滴滴却因为安全事故频发屡屡见于报端。外界对滴滴的质疑和指责之声从未停过,8·24恶性事件更是将公众的不满推向了顶峰。一时之间风声鹤唳,滴滴、高德等网约车平台先后宣布下架顺风车业务。网约车的安全问题暴露在阳光下后,如何消除隐患放心出行成为公众关心的一大问题。
国外如何管控网约车?
在世界范围内,网约车监管问题也不可小觑,因为它关乎千万人平安。滴滴曾2018年在台湾初试水,但由于违反当地法规,频频被举报到监理所,最后不到2月被罚4000万下架。
邻国日本几大出租车公司曾共同开发类似滴滴的软件,叫做“全国出租车”,因为无法保障乘客安全,未能通过国土交通部审批。优步进入日本市场后,有乘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坐上了无证经营的车辆,此事曝光后,优步口碑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只得关门歇业。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过去四年来优步也发生过百余起恶性事件。优步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2015年设立安全顾问委员会,并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完善通信系统;加强与911报警系统、“快速救援公司”合作和司机背景审查。审查工作由Checkr公司实施,该公司利用国家不法分子数据库、可疑恐怖分子数据库以及联邦和地方法院记录等审查司机相关信息。这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警方赶到现场所需时间大幅度降低,优步投诉率不断减少。
由于国情不同,贸然取缔网约车在中国不太可行。但日本严格的管理态度和将危险因素扼杀在摇篮的决心值得肯定;美国优步与安防企业的合作也值得借鉴。
如何提升安全指数?
被奉为圭臬的海恩安全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光明网曾发文指出,网约车风控有很多薄弱地带,其平台固有的安全防范机制仍未实现风险点全覆盖,当投诉涉及到人身财产安全时,平台应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事发地警方,主动移交所有相关信息,让警方在初步侦查基础上判断是否立案。
从安防角度来看,网约车平台应该将安全作为核心考核指标,开通一键报警、行程轨迹共享、道路偏离提醒、人脸识别等应急功能,通过技术更好地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具体落实在行动中体现为:司机开车前,需抬头看向后视镜上摄像头,人脸识别成功,证明确为本车驾驶员,平台才能给司机派单;乘客通过平台能将行程快速分享给通讯录中的紧急联系人;当司机行驶路线有拐向偏远僻静处的趋势时,平台和乘客均能收到警示;平台接到关系人身安全的投诉问题后,立即采取三方连线拨打110的方式,确保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交给警方,高效响应公安部门依法调证需求,保证警方能对乘客进行实时定位以便实施援救。
此外,车牌伪造也是保障网约车安全亟需治理的“牛皮癣”。央视曾在2016年报道,网上可轻易买到以“躲罚款”为目的的假车牌,不少网店打着订做“车牌框”的幌子招揽生意,买家可自选号码和归属地,还有视频教授“快拆安装法”,甚至还可订做假驾照,135元便可订制“套装”。相比网店,实体店则稍显低调,坦言“可预订”。8月24日发生的网约车恶性事件也有出现假车牌的踪迹。车牌作为追溯车辆与车主的有力证件,如无法保障其真实性,将对追罚车辆人员造成不便。其实不仅是网约车,假车牌一直是社会车辆安全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出手,追本溯源切断伪造车牌的黑色产业链;在道路上全方位部署高清车牌识别系统;及时发现并惩处使用伪造车牌者,精准打击黑车和违章车辆,将不法行为掐灭在摇篮里。
目前,为了人民群众出行更有保障,国家相关部门在近日已经加大网约车监管力度,约谈网约车企业,要求数据纳入监管平台。2018年8月27日,交通部发文,郑重指出“涉及生命安全的运营行为,绝不能游离于法治之外。”同天,北京市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应用推进会召开,据统计,目前北京推广用北斗终端超过9万台,33500辆出租车安装应用北斗车载设备。另外,网约车也通过北斗导航技术等,建设网约车监管服务平台。
结语:祸患常积于忽微,千万亿级的互联网出行市场更需要规范管理。加深运用物联网、数据分析等技术,提升有关部门对城市交通的监管力度,推动城市交通安全有序进行势在必行。同时,个人也要提高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