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象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阿里联手交通部公路研究院探索无人驾驶和道路智能化

   2018-10-06 1310
核心提示:9月6日,阿里巴巴达摩院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成立车路协同联合实验室,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系统化探索无人驾
 9月6日,阿里巴巴达摩院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成立车路协同联合实验室,双方将结合各自优势系统化探索无人驾驶和道路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ITS中心副主任宋向辉在会上强调,该项目是“是国内首个明确将车路协同作为道路智能化发展方向的项目。”阿里方面称,阿里巴巴的车路协同核心技术方案是完全自主研发的。

相比此前对无人车技术的研发,道路智能化的概念将提高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速度,并催生新的产业结构。

据阿里巴巴达摩院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介绍,道路智能化的核心技术是车路协同,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自动驾驶方案都局限于车辆本身的智能化上,力求让车变得更“聪明”。而车路协同则同时研发“聪明”的道路和交通设施,让车与路能够互相配合,从而让自动驾驶更容易被实现。

据悉,目前阿里的无人车已经应用了车路协同技术方案,并在杭州进行了多次开放路段的测试,下一步将应用在货物运输车辆上,实现无人智慧物流。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达摩院院长张建锋与公路院总工程师岑晏青出席了签约仪式。张建锋表示,联合实验室需要为社会产生实际的价值,帮助推进智慧交通的建设,并且需要解决的是面向未来的问题,使车路协同成为社会的基础设施。


(图片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知基站识别到路面行人,并将信息传送给附近的车辆。

“我更愿意把目前绝大多数的无人车技术方案称为’单车智能’,这种技术方案由于自身传感器等的局限,不能达到安全的要求。在前期的对比路测试验中,车路协同已经体现出极高的优势。”王刚透露,在此前进行的多次对比路测中,他们设置了可移动假人从障碍物后突然出现的场景,在不开启道路协同的情况下,紧急避让全部失灵,在开启后紧急避让或停车全部成功。

王刚解释,现在的单车智能由于自身传感器等的局限,不能达到安全的要求。例如,车身传感器在车速高的时候看得不够远,车身传感器由于高度的限制,看不到周围环境里障碍物后面的情况等等,这些都是单车智能很难或者不可能克服的。此外,现在单车智能为了让车能处理不同的情况,装载了很多昂贵的传感器和计算单元。如果能让路智能,通过集约式的建设,我们可以降低车的成本,从而让整个无人驾驶的成本显著降低。

车路协同技术方案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感知基站,其大概原理类似于手机的无线发射基站,可以实现车与路、车与车之间的信息连接点,属于世界首创的技术方案。

王刚介绍,上述技术不但能大幅提高无人驾驶的安全性,未来还能够应用在普通车辆上,实现实时的交通管理。“感知基站可以覆盖200米的半径,在道路实现高度智能化后,就像在路上每隔200米多出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交警,可以解决道路拥堵、交通险情提前预警、还能让临近车辆互相通信。”例如,在夜间行车的时候视野受阻,感知基站可以及时感知到前方行人和道路的异常状况,并通知后车;在高速公路或转弯路段,当前车发生险情的时候,也可以及时感知并通知后车,大大降低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我们首次让路具有了精确完整感知的能力,这一技术方案为阿里巴巴完全自主研发,目前世界范围内还没有类似方案。”王刚说。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elephant.com/news/show-18474.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582117289@qq.com。
 
更多>同类防护头条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防护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微信公众号:壹象网
微博:壹象网

鄂ICP备15023168号公网安备42010302002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