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控制职业危害的分层措施,最好的措施是消除与替代,其次是工程控制,第三为管理措施,最后才是个人防护。个人防护虽然为最后关卡,但它却是工人自己能主动防护自身职业损害的主要手段。但如何预防一直困扰工人与EHS人员,也是职业病防治专业人员知识薄弱点,因为教科书没这方面的内容,绝大多数标准都忌讳这些。比如哪个时候要佩戴?是不是有有毒物质存在就要佩戴?啥为有害环境?很多所谓的专家不知为何一直不为大家制定一个清晰的佩戴标准。“噪声作业”这个概念前段时间才界定好,但“有害作业”或“有害环境”却千呼万唤不出来。
幸好有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它们提出的GB/T 18664-2002《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解决了上述问题。“有毒环境”定义为缺氧的或空气污染物浓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空气环境。“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浓度(IDLH)”:有害环境中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某种危险水平,如可致命,或可永久损害健康,或可使人立即丧失逃生能力,也有一些地方定义为如果在此浓度环境下停留15分钟,可引起危险。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的固态、液态火固态与液态的颗粒状物质,如粉尘、烟、雾和微生物。低沸点有机化合物:沸点低于65℃的有机化合物。指定防护因数(APF):一种或一类适宜功能的呼吸防护用品,在适合使用者佩戴且正确使用的前提下,预期能将空气污染物浓度减低的倍数。危害因数:空气污染物浓度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浓度限值的比值,取整数。SCBA:携气式呼吸防护用品。
如何选择口罩呢?
第一步,先判定危害程度。
危害程度分两种情况,一种为IDLH环境,一种为非IDLH环境。它们的防护要求是不同的。
IDLH环境有三种情形:有害物质性质未知、缺氧或无法确定是否缺氧、空气浓度未知或浓度达到或超过IDLH浓度。
非IDLH环境:上述3情形以外的情况,即污染物浓度不高,没超过IDLH,这个时候计算危害因数,如有多种污染物,则取最大危害因数。
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呼吸防护,IDLH配全面罩的正压式SCBA,或辅助逃生型+全面罩或送气头罩的正压供气保护用品。简单的说就是把人包起来的那种防护。
非IDLH环境则要计算危害因数,不同的数值的危害因数配备不同APF值得防护用品。一般的合格的口罩APF值为10,,如果正确选择与使用可以防护超标倍数小于10的有害环境。
第二步,根据污染物种类选择。
颗粒物与气体和蒸气的防护要求是不同的,不同作业状况选择不同的口罩,当然,防护用品要结合脸部特征,同时要考虑舒适性等情况。
怎么判断口罩的有效性呢?
1)在佩戴过程中,如果感到异味、咳嗽、刺激、恶心等不适时,应立即离开有害环境。2)呼吸阻力明显增加。3)根据专业人员确定的时间表更换。
有效的口罩应当有三证:LA标识、生产许可证、合格证。纱布口罩与一般的医用口罩不能预防职业中毒,无纺布口罩则不能清洗再次使用,当然其他口罩也不要失效后再次使用。
常见物质的IDLH:苯9800,丙酮18000,氨360,一氧化碳1700,氯气88,硫化氢430,二氯甲烷18000,甲苯7700,二甲苯4400。
举例:铅尘超标4倍的电池厂工人选择怎么样的口罩呢?可以选择一般的防尘口罩,因为它们的APF为10,当然口罩要合格,要与脸部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