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救援场所环境复杂,条件恶劣,由于没有统一标准的“应急救援头盔”,救援人员的头部往往得不到有效防护,造成救援人员受到伤害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威胁到个体生命安全。
自然灾害及应急救援场所的环境,往往有以下几种不确定因素:
1、可能有坠落物从头顶坠落,也有可能从头部侧面飞击;
2、可能产生或偶尔的火花飞溅,引起所佩戴的头盔着火;
3、可能接触到低压或高压电源物体;
4、救援人员可能自已摔倒或从高处跌落,引起头部撞击物体;
5、可能会处于两物体挤压状态,需要头盔有一定的支撑力。
由于现阶段我国没有颁布《应急救援头盔》产品标准,灾难发生时在紧急救援现场,除了国外进口的少量救援头盔,鲜有明确"应急救援头盔”的产品,我们国内救援人员往往佩戴以下几种头盔作为头部防护装备进行救援活动:
1、安全帽。GB2811《安全帽》国家标准,头盔经高温50C、低温一10°C、紫外线老化预处理,5Kg钢锤从1m高撞击,冲击力不大于4900N。同时进行耐穿刺性能测试,将3kg从钢锥从1.0m高自由落体,钢锥不应接触头模表面,不应有碎片脱落。
由于安全帽是用于头部受坠落物体的防护,其主要性能是检测顶部冲击的,因此保护不了受侧向冲击或救援人员摔倒后引起的头部伤害。
2.攀岩帽。EN12492《攀岩头盔》欧盟标准,头盔经高温35C、低温-20C、紫外线老化预处理,用5kg的钢锤从2m高冲击头盔的顶部和30度倾斜的前部、侧面、后部,传递到头模的力不超过10000N。
由于攀岩头盔也是主要用于头部受坠落物体伤害,其检测的性能也局限于顶部防护,只不过顶部防护的保护面积相对于安全帽面积更大点,所以也保护不了侧向冲击或摔倒后引起的头部伤害。
3、运动头盔。GB24429 《运动头盔》国家标准,头盔经高温+50。C、低溫-20。C、浸水预处理,头模从0.6m高处释放,进行吸收碰撞能量性能试验,加速度峰值不大于300g( g=9.8m/s2)。
虽然运动头盔可以更好地防护由于摔倒引起的头部防护,但由于其顶部冲击的防护性能差,保护不了高空坠落物体引起的头部伤害,因而也不能更好地用于应急救援。
4、摩托车乘员头盔、警用防爆头盔。
GB811《摩托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和GA294《警用防爆头盔》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头盔经高温+50。C、低温-20。C、浸水预处理,将3kg钢锥从3米高进行穿刺,
另外头模从0.5m高处释放,进行吸收碰撞能量性能试验,加速度峰值不大于400g。
虽然摩托车乘员头盔、警用防爆头盔这两种头盔具有优良的防护性能,但其头盔质量规定不大于1.6kg。也就是说,如果救援时佩戴这么重的头盔,颈肌长时间疲劳,加上头盔太封闭,会直接影响救援人员的身心疲劳。因此这两种也不适用于应急救援人员的佩戴。
5.消防头盔。GA44 《消防头盔》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头盔经预处理后,头模从1.8m高下落, 顶部加速度峰值150g, 前后左右加速度峰值是300g。并且耐高温、阻燃性能都很好,在260°C高温干燥箱中放置5分钟无明显变形和损坏。
但是,消防头盔也由于质量太重(标准规定全盔式的质量不应超过1.8kg,半盔式的质量不应超过1.5kg),佩戴这么重的头盔进行救援,其颈肌长时间受压,而且还是密封性很好的封闭式产品结构,同样不适宜应急救援者使用。
6、欧美进口救援头盔。欧美的救援头盔标准防护性能高,不仅具有更优于工业安全帽的顶部抗冲击防护性能,还增加了侧向冲击性能,具备了兼容防护眼罩、耳罩、手电等功能配置。
但是,欧美的救援头盔是依据西方人头型设计的,我国救援人员在佩戴过程中舒适性较差、比较笨重,不大适应中国国情。
因此,应急救援行业的头部保护,亟待国家标委会尽快颁布《应急救援头盔》国家标准,我们个体防护装备行业可以依据标准研发和设计相关的新产品,以适应抢险救授新形势和新需求,进一步保护应急救援人员的头部安全,提高救援人员自身防护能力,从而使救援人员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目前,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军事科学研究院军需装备研究所等单位起草的国家标准《头部防护应急教援头盔〉正在报批阶段,此标准根据应急救援的特殊环境,参考欧美先进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兼顾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规定了应急救援头部防护相关细则。这一标准的出台,将有效地保护应急救援人员的头部安全,对未来的应急救援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参与标准起草人之一,现将国家标准《头部防护应急教援头盔》(征求意见稿)的主要技术标准罗列如下,供我们个体防护装备行业研发和设计应急救援头盔时参考:
1、顶部冲击力吸收性能。经高温+50度、低温-10度、浸水、老化预处理后,5kg锤子从1.5m高冲击,传递到头模表面上的力不应大于4900N。
2、耐穿刺性能。经高温+50度、低温-10度、浸水、老化预处理后,3kg钢锥从1.0m高自由落体,钢锥不应接触头模表面,不应有碎片脱落,并进行两次测试,两穿刺点间的距离应不少于75mm。
3、侧向冲击能量吸收性能。经高温+50度、低温-10度、漫水、老化预处理后,头模从1.5m高自由落体,加速度峰值不应大于300g;达到200g时的累计时间不应大于3ms;达到150g时的累计时间不应大于6ms;
4、电绝缘性能。通过电压20000V绝缘性能测试,其泄漏电流不应大于3.0mA。
5、例向刚性。侧向刚性测试,最大变形不应大于40mm,残余变形不应大于15mm,帽壳不得有碎片脱落。
5、阻燃性能。高温处理后进行阻燃性能测试,帽壳火焰在5s内自熄,帽壳不应被烧穿。
7、应急救援头盔质量不应大于700g。
参考文献
(1)G2811-2007《安全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GB2812- 2006《安全帽测试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3) GB811-2001 《摩托车乘员头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4) GB24429- 2009《运动头盔 自行车、滑板、轮滑运动头盔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5)GA44- 2015《消防头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6)GA294《警用防暴头盔》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7)国家标准《头部防护应急救援头盔》(征求意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