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区内十四个不准
(1)、加强明火管理,防火、防爆区内不准吸咽。
(2)、生产区内,不准带进小孩。
(3)、禁火区内不准无阻火器车辆行驶。
(4)、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5)、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6)、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性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7)、不按工厂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工作鞋、工作帽等),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8)、安全装置不齐全的的设备不准使用。
(9)、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动用。
(10)、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11)、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动。
(12)、不戴安全带,不准登高作业。
(13)、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
(14)、石棉瓦上,不固定好跳板,不准登石棉瓦作业。
2、操作工作的六个严格
(1)、严格进行交接班。
(2)、严格进行巡回检查。
(3)、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4)、严格执行操作票。
(5)、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6)、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4、生产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突然发生的对人身和健康造成伤害,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5、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6、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噪声振动、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7、报告事故信息,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生产能力等基本情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包括应急救援情况);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使用电话快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的名称、地址、性质;(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3)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涉险的人数)。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于当日续报。
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将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
9、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厂级、车间级、班组级;煤矿、非
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接受再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10、《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二、化工生产基本规定
1、《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 类:①爆炸品 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③易燃液体 ④易燃固体 ⑤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⑥有毒品 ⑦放射性物品 ⑧腐蚀品。
2、按照《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办法》规定,我公司的产品硫酸、盐酸属于第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品。
3、公众上交的危险化学品,接受的单位是公安部门。
4、工人在上班时间养成带口罩、不进食、不吸烟的良好习惯,可以有效抑制粉尘的污染和危害。
5、装有硫酸的设备或管线内腐蚀金属产生氢气累积达到爆炸范围时,遇明火会产生爆炸。
6、化学毒物沾染皮肤时,应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15−30分钟。头面部受污染时,首先注意眼睛的冲洗。
7、设备在运转或虽停车但未静止时,禁止用手检查或掏拉杂物。
8、用手试探电机温度时,手必须干燥,并用手指背部试探。
9、在距地面2M以上(或坡度超过45°)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
10、操作带压(或装有腐蚀液体)的阀门时,要站在阀门的侧面操作,以免阀芯泄漏伤人。
11、开关闸刀时,要戴手套,侧面站立,不要面对电器,为了避免拉长电弧烧手,动作必须迅速。
12、不准在电气设备、供电线路上带电作业(无论高压或低压),停电后,应在电源开关处上锁和拆下熔断器,同时挂上“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等标示牌,工作未结束或未得到许可,不准任何人随意拿掉标示牌或送电。
13、移动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如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时,先切断电源再移动,导线要收拾好,不要在地面上拖来拖去以免磨损。
14、皮带、圆盘等设备运转发生堵塞、卡料时,严禁直接用手掏拉杂物。
15、给转轴加黄油时,严禁戴手套操作。
16、从事高空拆卸作业时,要注意不能站立在拆卸后可能发生晃动、跌落的管道上。
17、疏通内有压力的管道、设备时,首先要泄掉设备的压力,才能操作。
18、疏通带有压力的管道时,必须站在管道的侧面操作,管道口前方不能站有人员。
19、沸腾炉结疤,一般只能在炉外打疤,如果必须进入炉内打疤,必须用角钢和薄钢板在沸腾层上搭一层临时保护棚。
20、装卸和筛触媒时必须戴防尘口罩,工作完毕后要进行洗漱。
21、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性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22、安装、拆卸、试运和维修设备时,应悬挂“正在检修,禁止合闸”的警示牌。
23、机械设备必须做到“四有四必有”,即:有轮必有罩、有轴必有套、有台必有栏、有洞必有盖。
24、对于装有易燃易爆物品,或装过不明液体的罐体,必须充分置换后,才能从事焊、割作业。
25、在靠近易燃地方焊接,要有严格的防火措施,必要时须经安全员同意方可工作。焊接完毕应认真检查确无火源,才能离开工作场地。
26、使用乙炔、氧气瓶时,必须使乙炔、氧气瓶保持足够的安全间距(大于5米)。
27、安全附件和联锁不得随意拆弃和解除,声、光报警等信号不能随意切断。
28、在现场检查时,不准踩踏管道、阀门、电线、电缆架及各种仪表管线等设施,去危险部位检查,必须有人监护。
29、在工艺过程或机电设备处在异常状态时,不准随意进行交接班。
30、大型传动设备的停车,必须先停主机、后停辅机。
31、设备(容器)泄压时,要注意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化学危险物品的排放和散发,防止造成事故。
32、发生爆炸、着火,大量泄漏等事故时,应首先切断气(物料)源,同时尽快通知相关岗位并向上级报告。
33、从事动火作业,应按防火、防爆有关规定办理动火证,经批准后方可作业。
34、扑救有毒、有害物质的火灾时,应站在上风向,必要时佩戴防护用具。
35、使用剧毒物品场所及其操作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
36、设备内作业时,设备内应有足够的照明,照明电源必须是安全电压,灯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37、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随身携带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
38、进入有腐蚀性、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穿戴适用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防毒器具。
39、从事车床工作前,应正确穿戴劳保用品,严禁戴手套操作机床,女工严禁留长发,严禁穿高跟鞋。
40、进入罐体设备内作业前30分钟内,要取样分析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氧含量,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作业。在作业过程中至少每隔2小时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三、名词解释
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2、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企业“五同时”——企业各级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时候,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
5、生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6、三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7、四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8、事故隐患——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9、安全管理三个坚持、三个理念
三个坚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
三个理念:树立“安全生产是天大的事”
树立“安全生产取决于生产现场每一个人”
树立“缺位、不作为也是违章”
10、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
11、劳动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为避免和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所配备的防护装备。
12、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噪声振动、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
四、应知应会
1、安全色分为那四种?各表示什么意思?
答:安全色分为:红、黄、蓝、绿四种;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和危险的意思;黄色表示注意、警告;蓝色表示指令、必须遵守;绿色表示通行、安全。
2、危险化学品的“五双管理”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危险化学品实行“五双”管理,即:双人验收、双人发放、双人使用、双门双锁、双本台帐。
3、爆炸的主要破坏形式有那些?
答:直接的爆炸作用、冲击波的破坏作用、火灾。
4、在遇到高压电线断落地面时,导线断落点多少米范围内,禁止人员入内。
答:20米
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中规定:特种作业操作证每几年复审1次。
答:3年
6、过滤式防毒面具在空气中含氧量不足18%或毒气体积浓度大于使用范围时,必须禁止使用,要选用那种防毒用品?
答:隔离式防毒用品。
7、按照《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硫酸属于第几类化学品,工作场所中硫酸最高允许浓度是多少g/m3?
答:第8.1类酸性腐蚀品 2g/m3。
8、按照《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二氧化硫属于第几类化学品,作业场所最高允许浓度是多少mg /m3?
答:第2.3类有毒气体, 15mg/m3。
9、氨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气体,其爆炸极限是多少?
答:15.7-27.4%
10、氰化钠属于第6.1类毒害品,分子式:NaCN,固体为白色或灰色粉状结晶,剧毒。口服多少量即可引起猝死。
答:50~100mg
11、化学毒物沾染皮肤时,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流动清水应冲洗多长时间?
答:15—30分钟
12、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是什么?
答: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
13、每个车间(生产矿井)至少有几个独立的、能行人的畅通安全出口?
答:2个
14、氧气瓶、乙炔瓶安全工作间距不得小于多少米?
答:5米
15、冻伤人员的冻伤部位在解冻时,应该用不超过的多少度的温水浸泡。
答:40℃
16、安全带的正确挂法是什么?
答:高挂低用
17、氨气瓶及其管道、储槽的颜色应涂成什么颜色?
答:黄色
18、“四不伤害”是指什么?
答: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19、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时,扑救人员应占领那个风向?
答:上风或侧风风向
20、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几种?
答:3种,即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
五、护品、器材使用常识
1、安全帽的正确选用方法
(1)、选用与自己头型合适的安全帽,帽衬顶端与帽壳内顶必须保持20-50毫米的空间。有了这个空间,才能形成一个能量吸收系统,才能使冲击力分布在头盖骨的整个面积上,减轻对头部的伤害。
(2)、必须戴正安全帽,如果戴歪了,一旦头部受到物体打击,就不能减轻对头部的伤害。
(3)、必须扣好下颏带。如果不扣好下颏带,一旦发生坠落或物体打击,安全帽就会离开头部,这样起不到保护作用,或达不到最佳效果。
(4)、安全帽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坏,要经常进行外观检查。如果发现帽壳与帽衬有异常损伤、裂痕等现象,或水平垂直间距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就不能再使用,而应当更换新的安全帽。
(5)、安全帽如果较长时间不用,则需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热源,不受日光的直射。
(6)、安全帽的使用期限:塑料的不超过两年半;玻璃钢的不超过三年。
2、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包括哪些?如何使用?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
使用方法:①右手握着压把,左手托着灭火器底部,从存放处提取灭火器;②右手提着灭火器迅速赶赴现场;③除掉铅封;④拔掉保险销;⑤左手握着喷管,右手提着压把;⑥站在火源上风方向,在距火源2-5米的地方,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喷管左右摆动,喷射干粉覆盖整个燃烧区。
3、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包括哪些?如何使用?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期火灾。
使用方法:①把干粉车拉或推到现场;②右手抓着喷粉枪,左手顺势展开喷粉胶管,直至平直,不能弯折或打圈;③除掉铅封,拔出保险销;④用手掌使劲按下供气阀门;⑤站在火源上风方向,在距火源2-5米的地方,左手把持喷粉枪管托,右手把持枪把,用手指扳动喷粉开关,对准火焰喷射,不断靠前左右摆动喷粉枪,把干粉笼罩住燃烧区,直至把火扑灭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