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据外媒报道,迪拜国际机场因受到未经授权的无人机侵扰,被迫在15日上午停飞了30多分钟的所有出境航班,具体停飞时间从10点13分直至10点45分。迪拜国际机场发言人对此予以证实,其表示,疑似无人机活动的干扰致使迪拜国际机场短暂关闭,所有离港航班均被推迟。
阿联酋迪拜国际机场是世界上第三大最繁忙的机场,以乘客人数衡量,仅次于第二大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第一大的哈兹菲尔德杰克逊亚特兰大国际机场,每年有超过8800万乘客经过迪拜国际机场。
实际上,早在2016年,迪拜国际机场就曾经遭遇过无人机入侵事件,导致机场停止工作一个小时,更为严重的是,40个航班因此延迟。在阿联酋,法律是禁止无人机在禁飞区使用,其中就包括国家民用机场和军事建筑附近。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市场迅速增长以及普及的加快,无人机“黑飞”现象日渐频繁,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如果管控这一问题的严峻形势。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全球多个机场都因为无人机侵扰而被迫停飞,如2018年12月,英国盖特威克机场停飞,取消了1000多个航班;2019年1月8日,英国希思罗机场停飞;1月22日,美国纽瓦克自由国际机场停飞等。
在我国,无人机“黑飞”、“扰航”事件也屡见报端。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共发生4起无人机干扰民航飞行事件,2016年发生23起,2017年上半年发生超过40起。其中,2017年我国西南地区重庆、成都、昆明等地机场频频遭到无人机和航模等飞行器侵入,造成了恶劣影响。
除了扰乱机场正常运营秩序与航空安全外,无人机“黑飞”在公共安全方面的隐患同样不容忽视。非法飞行的无人机不仅有可能出现突然故障,导致伤人事故,还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用来偷拍或是运输违禁物品等。
近日,四川雅安警方在“雅安第二届熊猫灯会”执行现场安保任务时,接到群众举报,有无人机持有者在在灯会现场违规操控进行航拍。警方接到举报立即行动,成功反制了该“黑飞”无人机,并按照《四川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管理暂行规定》相关规定,对无人机持有者处以500元的行政处罚。
为了保障航空安全、公共安全,维护无人机有序使用环境,我国相关管理部门一直在加快完善无人机管理体系。2009年开始,我国民航部门就先后颁布了多项管理措施,解决无人机的适航管理、空域管理以及驾驶员资质管理等问题。
2017年以来,我国民航部门与各级政府部门又进一步加强了无人机监管力度,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管理规定。当年,民航局下发了《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要求自2017年6月1日起,民用无人机的拥有者必须进行实名登记。此后,《关于公布民用机场障碍物限制面保护范围的公告》、《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性飞行活动管理办法(暂行)》等政策规定也相继出台。
无人机“黑飞”问题愈演愈烈,保有量的持续提升是其一,使用者法律意识淡薄是其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是其三,而反无人机技术发展滞后也是重要原因。因此,为了遏制无人机“黑飞”、“扰航”的严峻形势,还需重视科技手段的融合应用,从而增强实际应对、处置能力。
眼下,在无人机“黑飞”形势影响下,全球反无人机技术发展不断加快,技术手段愈发丰富、创新。除了红外、雷达、激光、无线电、柔性网、物理捕捉等监测拦截手段的组合应用越来越多以外,结合无人机与有人机的一体化飞行监管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