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案件多发,有的犯罪团伙采取公司化模式运作,通过夸大、虚构保健品疗效,打着高科技产品、慈善福利工程等旗号,采用发放传单,以免费旅游、参加健康讲座、接受防癌“免费体检”和“医疗专家”免费义诊的名义欺骗老年人。犯罪手段多样、欺骗性较强、危害很大。中国保健协会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保健品销售额约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50%以上。在现实生活中,指望老人们对保健品推销员的“亲情陷阱”无动于衷、指望老人们对保健养生的合理刚需保持365天的高度警惕,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采取误导性的宣传,采用欺诈的方式,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安全保障权,是一种严重的侵权行为,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解决此类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案件,需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这方面若相关部门密切联动,对这种诈骗犯罪就会产生较强的震慑力。比如,去年7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在全国开展了为期一年半的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行动。这次江苏公安机关摧毁的公司化运作的保健品诈骗犯罪团伙,就是又一大战果。
遏制保健品诈骗犯罪活动多发高发的态势,在专项整治打击行动之外,还有两个方面的常态工作要做。一是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着力消除监管盲区。比如,对于保健品企业开展的会销活动,要建立备案制度。再如,近日黑龙江省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通过会议营销等方式购买的保健产品,在7日内可无理由退货,给了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后悔权”。
二是老年消费者要建立科学养生观。药品是治疗疾病的物品,保健品的本质仍然是食品,主要还是一种营养补充剂。尽管我国中医药文化的药食同源观点认为,许多食物即药物,二者并无绝对分界线。生活水平的提高,让老年人更加注重也更有条件进行健康保健。但从科学角度讲,注意平时饮食的营养均衡,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适时适量进行运动,保持开朗的性格,这些才是健康的根本保证。而现实情况却是,一些老年人距离这个常识越来越远,甚至不断走向常识的反面,在健康保健上滑入迷恋保健品的歧途。是该认真深刻反思并赶快纠偏了,但这需要老年人加强保健常识的自我学习,更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加大保健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
期盼消除对老年人的保健品欺诈行为,通过政府、媒体、社会等个方面力量的强强联手,合力整治彻底遏制这类诈骗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