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18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547.7亿元,较上年增长13.1%,占GDP比重达9.9%。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分别达73.34和74.47,均居全国第3位。今年一季度,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1127亿元,同比增长15.1%。

数据来源:浙江统计信息网、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全国数字经济来看,总量上,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占GDP比重持续上升。根据信通院测算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达到34.8%,占比同比提升1.9个百分点。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2018年数字经济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9%,贡献率同比提升12.9个百分点,超越部分发达国家水平,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力量。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腾讯研究院发布《数字中国指数报告(2019)》显示,2018年数字中国指数总体平稳、快速增长。广东、江苏、北京、浙江、山东总指数位列省级排名1-5位。市级排名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成都位居前5。
从报告看,广东总指数位列省级排名第一位,江苏和北京分列二、三位。浙江及山东排名第四、五位。2018年数字中国指数增长呈现“东快西慢”的态势,东部地区增速领跑。南部地区、北部地区指数增速无显著差异。数字中国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集群效应。根据测算,2018年东部地区总指数增速为84.64%,中部地区总指数的增速为79.69%,西部地区总指数的增速为68.88%。东部与中部指数增速接近,均高于西部地区。
另外,我国数字化进程中也体现出明显的集群效应,大型城市群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作用明显。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以及关中平原城市群这七大城市群共137城在指数中的占比达到64.46%,远超其他214城在总指数中的占比。2018年,上述七大城市群数字中国指数总体都保持了较快速的增长,其中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增幅领先,都取得了超过90%以上的增速;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紧随其后,增速在80%-90%之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珠三角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增长则略低于80%,增速在所有大型城市群中排名靠后。

资料来源:腾讯研究院、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