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记者 李月媛 通讯员 何劲
“机长和空少,都是热心肠的武汉人。武汉病了,我们一起治好它。”南方航空湖北公司的空少杨恒利说。
作为南航安全员,杨恒利已在武汉工作26年。昨日,他向记者讲述了一群空少和机长脱下制服,穿上防护服,护卫家乡的故事。
非典之后,再次戴口罩飞航班
“1月22日,我戴着口罩执行了武汉往返乌鲁木齐的航班任务。这是继非典之后,我第二次戴口罩飞航班。”杨恒利说。
回到基地已是23日凌晨,他稍作休息,凌晨4时就去值班,负责运行调配和航班保障工作。刚到办公室就接到上级电话,要求早上9时之前起飞的人员都带上过夜物品。
“一种不好的预感。通过这种方式得知武汉‘封城’的消息,我感觉疫情比想象中要严重。”杨恒利想到了17年前的非典,那是一段让他终身难忘的经历,他一直希望这类疫情永远不要再发生。
几个小时后,杨恒利的同事、南航湖北公司飞行部的波音737机型机长陈玺从睡梦中醒来,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他前一天戴口罩从北京飞回武汉,此时开窗看到许多人排队进超市购买生活用品。
很快,武汉离汉通道关闭,天河机场关闭。杨恒利他们这26名带着过夜袋飞出去的安全员,在外地待了好多天。公司所有飞机以及部分飞行人员调离本场运行,余下的员工及杨恒利和陈玺则听从公司安排,开始居家隔离生活。
发起活动,一人捐一个N95口罩
空勤人员平日飞行任务很重,这本是养精蓄锐的好机会。“但身为常年在安全一线工作的飞行员、航空安保人员,我们学习过医疗急救和卫生防疫,比一般人的安全防护知识更丰富。我们看到医院医疗物资缺乏的消息,心急如焚。”杨恒利说。
除夕夜,同为机长的周宇昕在朋友圈发起“一人捐赠一个N95口罩”筹款行动。支持者众多,当天就筹到善款68220元。随后,杨恒利和陈玺、机长副驾翟晨飞也加入,四人组织了一支民间志愿服务队,自发地捐款、购买各种紧急物资,送到需要的人手中。所有的物资主要通过杨恒利的一辆旅行汽车运送。杨恒利说:“这辆车后排空间特别大,把后排座位放倒,可以放很多物资,同时车顶还有行李架,可大幅提高运送效率,减少大家的出勤频率。”
三天后,到农历正月初二,众人朋友圈筹集的善款已超48万元,志愿者队伍也愈加庞大。大家互不相识,但分工有序:有的安排车辆,有的购买物资,有的租赁仓库,有的对接医院和社区……大家的日程排得甚至比飞行时还要紧凑。
透过后视镜,看到医生在鞠躬
杨恒利说,运送物资给白衣战士时,有一个场景让他久久不能忘怀,感觉自己付出的一切都值得。
1月29日,武汉市第二人民医院的一名麻醉科医生向志愿服务队申请一批护目镜。送完货后,医生询问能否多给几个,因为隔壁科室也缺。
“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多给了这名医生,要么开回仓库补货,要么给其他医生的货少一些。”杨恒利说,医生们的团队精神感动了他们,犹豫片刻,他们同意了他的请求,宁愿自己回仓库补货。当他开车离开时,“透过后视镜,看到那位医生正远远朝我们深深地鞠躬”。
3月17日晚上,得知河北第四批援鄂医疗队的白衣战士将于次日离汉回家。次日凌晨4时,杨恒利等四人相约来到了白衣战士所住的酒店,用深深的鞠躬,诉尽过命的交情。杨恒利将飞行制服上的航徽送给他们,并请他们全员在飞行制服上签名。
杨恒利向记者展示了这件飞行制服,除了医疗队员的签名,保定医疗队队长还写下一句话——“友爱飞翔蓝天,真情撒满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