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医用口罩产品抽查质量堪忧,口罩过滤效率、防护效果待加强
从第三季度长沙市非医用口罩产品监督抽查结果与涉疫产品质量安全投诉来看,非医用口罩产品的质量问题是涉疫类产品的“重灾区”。在长沙市局组织的非医用口罩产品监督抽查中,抽查企业24家,抽检产品25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11批次,涉及的不合格项主要是口罩过滤效率、防护效果。
报告分析,2019年特种劳动防护用品不再实施生产许可管理,口罩生产的准入门槛有所降低,再加上疫情期间大量新企业入场,导致企业质量管理参差不齐,部分企业缺乏检验能力、未严格执行出厂检验制度,使得口罩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
电气产品抽查质量安全问题较多,主要原因在于偷工减料
第三季度,涉及电气安全的橡皮绝缘电缆、高(低)压电气成套设备、电缆桥架等产品监督抽查问题发现率较高,分别为22.45%、31.25%和11.76%。不合格项多为保护电路有效性和导体电阻(20℃)的安全性能指标。
报告指出,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偷工减料。由于经销门店质量把关意识不强,索证索票制度落实不到位,在流通领域的质量安全问题更为突出。
报告指出,生产领域抽查的样品合格率更高的现象说明对小微生产企业的产品监管可能没有实现全覆盖,让大中型企业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摸清小微企业底数,加大对其监管的力度可作为今后监督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
使用劣质原料是毛巾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在曝光河北高阳问题毛巾后,省市场监管局产品立即组织开展了全省毛巾类产品质量专项监管行动。共抽查毛巾等产品140批次,其中毛巾137批次、纱线3批次,目前正在进行异议处置。
抽检发现的问题显示,毛巾使用劣质原材料是引起毛巾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企业因利益驱动采用下脚料、旧衣服的再生棉等作为原材料制造毛巾,这样的问题毛巾不但各项质量指标不达标,还存在极大的卫生安全隐患,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因此,加强对毛巾类产品经营企业的日常检查,彻底斩断问题毛巾黑心产业链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