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象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家庭作业没有了,辅导班也取消了,我们家长该在哪方面发力呢?

   2021-08-23 1028920
核心提示:改革是一种常态!  教育改革也是一种常态!  2021年,教育部推动教改不仅说而且是暴风骤雨式的迅猛!  双减,即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有的省市率先提出低年级不准布置作业,高

改革是一种常态!

  教育改革也是一种常态!

  2021年,教育部推动教改不仅说而且是暴风骤雨式的迅猛!

  双减,即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有的省市率先提出低年级不准布置作业,高年级要限时作业。对校外培训更是增加查处力度,明确指出,学科类的文化课一律不准开班。

  学校不布置作业,校外又没有辅导班,孩子怎么办?

  其实,在过去大量的作业也好,为孩子报辅导班也好,仔细想想,家长潜意识里就是想给孩子施压,好像孩子一直不闲着就是学习,就能进步,其实,这是成人——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孩子施加的外驱力。而外驱力,一旦外在施压的条件不存在,它就会消失,这也难怪孩子在被动学习总是让人推着走,家长和老师而又感到很累 的原因!

  

  怎么办?

  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以内驱力推动发展。

  要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这就少不了教师和家长的一番付出。教师要对孩子进行学法指导并通过练习让孩子掌握。比如指导学生管理好自己,这种管理能力的形成,家长和老师都有责任并且要紧密配合,生活习惯的管理要靠家长,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谦恭地学习态度也要靠家长;而对学习内容的管理、学习时间的管理、各科的学习方法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即使学科教学,也要突出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教材自己学习而不是过去的“老师讲、学生背”,过去的做法老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还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既不能适应变革了的考试,也不能很好的适应未来的生活。

  家长、老师都愿意孩子能够自觉自发的学习,即使教给了孩子自主学习的方法,如果孩子没有内驱力,他依然不能自我成长、自主发展。

  内驱力是在

  个人需要的基础上

  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通俗地讲,孩子有了内驱力,他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

  怎么培养孩子的内驱力?留意加粗的几个字“个人需要”,也就是说,孩子有内在的需要,他就会表现出渴求欲,如果孩子内心没有需要,他也就不会有内驱力。

  就以学习为例,不少的孩子为什么厌学?因为,他不明白学习和他的生活、他的未来有什么关系。家长作为过来人深知生活的艰辛,总想让孩子将来能够少受罪,可是孩子知道吗?我们说的艰辛,在他的生活中就没有出现过。

  

  这幅图反映的是人不同需要。这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成果。人的需要根据强烈程度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或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家长和老师的期望是让孩子直接定位在最高层,即自我实现的需要。好好学,考大学,将来找个好工作,吃喝不愁,生活不再那么苦。仔细想想,其实,这些都是家长一直渴望的自我实现。而对于孩子来说,那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如果忽略了下面几层,他也就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现在的孩子有生理需要吗?现在的孩子有父母供着吃喝不愁,甚至还可以挑三拣四,他没有需要,也就没有追求的动力,哪里还有内心的唤醒和紧张状态?父母都知道不出工就没有收入,就没有生活的享受,那孩子凭什么学不学都可以理所当然的享受着?不学,就断了他的生活享受,也许内在的动力就来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因为穷人家的孩子不努力他就没有生活保障。

  孩子安全的需要得到满足了吗?家长都会说孩子怕老师,其实,孩子的内心在老师那里是缺乏安全感的。作业不完成就可能会被惩罚,为了安全,还是把作业写了吧。在家里呢?家长的溺爱,他是安全的,所以也就失去了动力,你让他做,他就敢说不做,因为,他知道你不管怎么做,是不会让他失去安全的!

  第三层,家长的包办式溺爱让孩子想要的爱有了,在家里大家都把他当宝贝似的,归宿感也有了,自然也就失去了动力。相反,在学校里,小的惩罚会成为他的动力,如果他的能力和老师期望不能匹配并且相差很多时,他在班集体里是找不到爱或归属感的。这时候,他厌学或退缩在家里也就不足为奇了。当然,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有的孩子为什么会拉帮结派,我们说有些孩子是臭味相投,其实,那些逃学不学习的孩子结成团伙,那是班集体不接纳造成的。离家出走的孩子,也是不被家庭接纳造成的。别不信,当家长的有没有说过“走吧,不要你了,走得越远越好,想死哪死哪,不愿再看见你!”如果孩子不管是啥情况,我们都不离不弃,让孩子感到被爱、有归属感,那这孩子是会找到力量的,即使走了弯路,也会浪子回头!

  第四层,尊重的需要。尊重是有两层含义的,一是自己看得起自己,二是别人也看得起自己。同样因为家长的溺爱,孩子在家被尊重的就有了自负,他分不清家人看得起他是因为爱他而并不是能力超群。他的即时满足也会让他失去动力,不思进取。而走出家门,他的表现不一定获得大家的认可。按说,这应该成为他在外面努力的动力,但是,请记住,自负的人又是很容易自卑的,自卑的人是看不起自己的,对自己没有自信,从而也就失去成长动力。

  第五层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我们必须明白,个人价值是体现在为别人服务中的。我们帮助别人或给别人带来快乐,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看看我们的孩子,自私、任性,只想到自己想不到别人,哪里还有实现自我的需要呢?

  逐条分析你就会发现,我们的孩子没有了需要,自然也就没有内驱力,这也是我们的孩子老打不起精神显得没有追求的原因。

  如何改变?培养内驱力!从去掉溺爱开始,让孩子在生活中、在学习上产生“如饥似渴”的需要,他自然就会有内驱力,从而产生自觉行为,不许扬鞭自奋蹄!

  

  给几条建议:

  1、为孩子做规划,有目标才会有方向,有追求。上大学是目标,让每科成绩不低于试卷分数的90%(能够继续进修的学习力标准)也是目标,行为改变也是目标。不仅有目标,我们当家长的还不能说说而已,发现孩子跑偏,及时和学校老师联系,抓紧纠偏,不要等问题成堆了再去做,改变起来就费劲了。

  2、把孩子当人,他迟早要自己独立行走社会、应对生活的,在孩子作为未成年成长时所学的所有能力都是他将来解决问题的最好工具。把家务活分成责任区,人人都有份,另外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吃喝拉撒最普通,但是一辈子离不了。

  3、学习是终身的事,但学习不是孩子生活中唯一的事,学习绝不是只限于教材的学习,成长所需都是学习必须。学习还是一种能力,从模仿照着做,到读书学习经验,再到创新独立解决问题,这都是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对于孩子绝不可以包办代替,否则,孩子大了留给自己的是痛苦,留给家长的是遗憾。

  4、培养孩子的勇气,让孩子自信的生活一生;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让孩子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合作共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elephant.com/news/show-24606.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582117289@qq.com。
 
更多>同类防护头条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防护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微信公众号:壹象网
微博:壹象网

鄂ICP备15023168号公网安备42010302002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