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公司属于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代码I65)及其他卫星传输服务(行业代码:I63)。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公司业务属于“信息产业”中的“集成电路设计”及“卫星导航芯片、系统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等条目,均属于“鼓励类”。公司所属行业为集成电路、卫星导航应用、智能安防行业均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同时也是国家重点战略布局产业。
(二)公司业务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1、集成电路行业
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是当代电子系统的核心,已成为各行各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础和核心。2023年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呈现出从产业链全面短缺转变为结构性短缺的现象,结构型涨价和降价特征明显,不同产品市场呈现出明显分化局面,汽车、工业、卫星互联网等市场增长动能强劲,微波射频芯片、车规级芯片、AI芯片等需求激增,而消费电子类芯片需求乏力,价格下行。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初步统计,2023年一季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销售额约2,053.6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近年来,为促进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国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为集成电路行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同时国家致力于优化集成电路行业的投融资环境,积极引导各界资本有序进入行业,为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提供快速发展的机会,但目前仍无法完全覆盖下游市场的高端产品需求,国内仍存在核心技术有限和自主供给能力不足的情形。据海关总署公布的2023年1-6月的集成电路进出口数据,集成电路进口总金额为1,626亿美元,同比下降17%;出口总金额634亿美元,同比下降17.7%,贸易逆差992亿美元,对外需求依旧强烈,国产化空间巨大。
2、卫星导航应用行业
随着北斗三号系统建成向全球提供服务,定位导航授时综合PNT系统是后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北斗为核心的综合PNT系统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要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大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2023年5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首颗备份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同月,中国卫星(600118)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007亿元,同比增长6.76%。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达到1,527亿元,同比增长5.05%,在总体产值中占比30.50%。
进入2023年,随着国家新基建、数字经济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时空大数据、城乡数字底座、无人系统、智能信息服务等正在蓬勃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北斗时空信息应用与服务的广阔市场,推进了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化应用,产业整体经济效益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北斗+”融合创新和“+北斗”时空应用正蓬勃发展,以新基建、交通、能源、水利等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对北斗应用的需求持续释放,北斗规模化应用正在全面开启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新篇章。
3、智能安防行业
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安防作为现代安全保障的关键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还可以提供大数据支持,助力社会治理。据深圳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调查统计显示,2022年安防行业全年产值约为9,460亿元,增长幅度为4.9%。智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30亿元,同比增长约7.5%,2015-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0%。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正成为传统安防行业实现产品与服务升级的必经之路。“数字经济+AI技术”构建的全新安防形态正逐步成为未来安防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基于网络通信互联平台,将安防监控系统与智能化设备紧密地结合起来,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安防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拍摄及报警、智能化维护和管理等功能。同时,AI技术在安防行业的大规模应用,使得传统安防系统从感知薄弱、响应薄弱,转变为真正的“智慧安防”系统。通过结合图像识别、人物跟踪、大数据快速计算等应用,智慧安防系统能够实现多种场景下的安全保障,比如园区安全、公共交通、商业场所监控等。同时,AI技术也为大型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了更高效、准确的手段,通过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快速响应,帮助城市管理人员更快、更准确地判断和处置事件。智能安防等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作为国家数字经济和新基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受益的核心赛道,有望继平安城市、雪亮工程后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三)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营业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围绕集成电路、北斗卫星导航方向,主要从事核心电子元器件设计、开发及销售,北斗卫星导航“元器件—终端—系统应用”全链条核心产品的研制、生产及销售运营,以及视频光电、安防监控等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业务。
(1)集成电路
1)经营模式
公司在集成电路行业属于设计类企业,位于集成电路产业链的上游,采取无晶圆厂Fabless经营模式,主要从事集成电路设计、部分测试和销售,其他晶圆制造、封装等生产环节以外包代工方式完成。公司集成电路产品从立项到实现销售需要经过立项评审、方案论证、设计实现、试验验证、产品定型等阶段,周期较长。通常采用“以销定产、订单式生产”的形式,即销售部门取得销售订单或设计服务订单,研发部门组织技术产品研发,生产部门组织外协生产,通过向供应商采购晶圆和封装加工服务来生产产品,质量及测试部门完成测试检验供货,最终以产品销售或技术服务的形式向客户进行销售。
2)主要产品类别
公司集成电路产品属于数模混合电路,主要以处理模拟和数字信号的数模混合集成电路为主。按应用分为视讯类、导航类、通信类;按功能分为射频类、接口类和SoC类,形成了北斗关键器件、转换器、软件无线电、时钟、视频接口、硅基多功能MMIC等六大重点系列三百余款产品。
公司主要面向通信、汽车、计算机、智能制造等行业用户配套高端集成电路产品,主要包括转换器、时钟、视频接口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各型终端的射频链路和视频链路各关键环节。当前集成电路不同产品市场呈现出明显分化局面,消费市场复苏缓慢,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行业蓬勃发展,卫星互联网建设在即,预计集成电路产品市场总体需求将持续稳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耕数模类芯片设计领域,在北斗三代、频率合成器以及转换器
等多个产品方向,紧跟国际先进技术,为下一代产品提供持续不断的技术支撑,主要技术突破与进展如下:1)取得SOC方向芯片系统技术突破,具备多通道高速信号收发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实现硅基多功能MMIC芯片大信号稳定性设计技术突破,并成功应用于重点产品开发。3)突破高频集成锁相环时钟分配技术,满足通信系统对低抖动时钟芯片的应用需求。4)突破超高速时钟、延迟锁相环、超高速数模转换器内核、高速接口等关键技术,并成功应用于产品开发。5)突破高速连续时间高精度模数转换器和宽带校正算法核心技术,完成第二代软件无线电产品的设计开发。
3)同行业公司基本情况
从公司集成电路产品市场定位,研发方向等各项指标上,部分产品类别相对具有可比性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紫光国微(002049)(002049)、臻镭科技(688270)。
4)集成产品所属细分领域的市场需求情况及主流技术水平
公司集成电路产品属于数模混合电路,主要以处理模拟和数字信号的数模混合产品为主。数模混合产品通常集成度较高、功耗较低,生命周期较长,行业技术壁垒较高,具有高投入、高成本、重技术人才经验的特点,导致行业内有核心技术优势的规模企业相对较少。目前行业内主流技术和产品仍以国外企业为代表,中高端市场长期被海外企业所占据。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国内数模混合设计公司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国产化率虽逐步提升,但中低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企业创立之初基本先以对标海外大厂中市场需求大的产品为主,逐渐替代海外产品,为进军高端装备、工控、汽车等市场奠定研发基础,后期逐渐扩充产品种类从产品型向平台型厂商转变,从国内企业来看,较低端的消费级向较高端消费级(手机、家电、AIOT)再向工业级、车规级、重点行业市场转型需要较长时间。
2023年上半年受消费电子市场低迷影响,集成电路总体需求呈现结构性下滑,但受益于5G、物联网、智能汽车、AI、大数据等产业的快速发展,上半年汽车、工业、AI服务器等芯片市场增长动能强劲。公司的数模混合产品可运用在通信、汽车电子、计算机、工业控制和服务器等领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的不断推进,公司产品所涉及的相关市场需求激增,同时也对相关产品的可靠性、先进性、供货保障要求更高。随着国际贸易摩擦的影响,集成电路的战略性和基础性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了供应链的安全,不少企业将视线投入国内,同时国内企业持续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和替代产品的陆续推出,已在部分细分领域逐渐实现进口替代。
5)集成电路产品情况及综合优劣势
公司集成电路产品主要面向行业用户市场,受新基建加速、信息化率提升和国产化率提升三方面因素拉动,相比于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消费电子,公司所处行业景气度仍处于上升阶段,且上述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经验壁垒、研发周期较长及资质门槛,行业集中度较高,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头部企业先发优势明显。公司始终将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突出的性价比优势作为立足之本,拥有多年积累的技术研发、市场能力和稳定的技术团队,拥有强大的设计研发及供应链保障能力,近几年来保持了市场销售良好的发展势头,六大重点系列芯片产品已进入众多知名客户的供应链体系,目前已成为国内重点行业领域的主流供应商。
报告期内,公司仍面临一定程度的产能紧张、产品降价、成本上行等多重压力,同时作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公司在晶圆、封装等生产环节主要以外协为主,对上游原材料端、生产制造端控制能力较弱。另一方面下游应用因面向不同行业用户,不同整机系统应用环境、系统结构及复杂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制约了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报告期内,集成电路行业供应链紧张情况进一步缓和,晶圆、封装、测试等生产环节的产能有所缓解,公司产品的生产周期、生产质量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积极优化生产管理流程,提前规划产品生产周期、布局生产采购流程,加强供应链精细化管理,要求生产管理做到精细化、数据化、流程化、标准化,确保产品生产一次性交付。同时进一步加强产品整体方案解决能力,进一步提升从系统层面规划和优化相关技术产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