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 北京报道
在新冠疫情过后,“口罩一哥”振德医疗也不得不面临业绩缩水的困境。
近日,振德医疗发布2023年业绩预减公告,预计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1亿至4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57%至33.2%;预计2023年度实现归母净利1.95亿元至2.1亿元,同比减少69.17%到71.37%。
对于业绩不佳的原因,振德医疗方面如此解释,系2023年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控制,隔离防护用品市场需求大幅度下降,公司隔离防护用品销售大幅度下降,对公司营业收入、利润均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业绩大幅缩水
官网介绍,振德医疗成立于1994年,是医用敷料和感控防护产品主要的供应商之一。产品线涵盖包扎与固定、创面护理、手术感控、基础护理、防护隔离、压力治疗与VTE预防、造口失禁护理、高端伤口护理等不同使用场景。
振德医疗公告称,2022年第四季度至2023年第一季度,公共卫生事件转向常态化防控,隔离防护用品需求激增,短期内出现供不应求状态。公司作为国内隔离防护用品主要制造供应商,快速组织大规模生产,保障医疗机构和社会需求。后续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控制,隔离防护用品市场需求大幅度下降,且市场端库存较高。
其中,隔离防护用品中的防护服、隔离衣、防护口罩、隔离鞋套及抗原检测试剂盒等品类产品因与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强密切相关,2023年度市场需求和公司销售急剧下降,2023年下半年实现销售不足千万元。
基于上述实际市场情况,振德医疗对上述隔离防护用品存货、生产设备进行减值测试,对以上隔离防护用品存货及相关生产设备等资产进行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2023年度合计计提金额约为1.70亿元,影响当期利润总额约1.70亿元。
数据显示,振德医疗隔离防护用品预计2023年营业收入5.6亿元—6亿元,同比减少78.37%—79.81%,毛利额2.5亿元—2.8亿元,同比减少78.14%—75.51%。
同时,振德医疗提出,受益于公司近年来渠道布局、供应链能力、品牌影响力、产品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升,2023年公司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的收入及毛利率实现了稳步增长。据业绩预减公告,振德医疗2023年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营业收入为35.4亿-36亿元,同比增加5.23%-7.01%;剔除隔离防护用品后毛利额为11.6亿-12亿元,同比增加15.70%-19.69%。
2020年至2022年,剔除防疫类防护用品后,振德医疗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47亿元、32.38亿元、33.58亿元,同口径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4.64%、17.87%、3.71%。而保持增长的原因在于,2020年振德医疗获得高价国际订单,2020年及此后两年里不断出货交付。
产能扩建需审视
受疫情影响,防疫类防护用品需求增长,“口罩股”曾一度大放异彩,振德医疗也曾有过业绩与股价起飞的高光时刻。
在2020年之前,手术感控和伤口护理产品是振德医疗的主要产品,振德医疗的产品分类中还没有感控防护产品这一项,2020年及之后,感控防护产品挑起了振德医疗营收的担子,在感控防护产品中最主要的就是隔离防护用品。
振德医疗在2020年的营收净利创下历史最高,归母净利润一举实现了惊人的四位数的增长,其中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5.49亿元,同比增长1524.99%;营业收入约为103.99亿元,同比增长456.75%,其中防疫类防护用品实现销售75.64 亿元;基本每股收益盈利12.50元,同比增长1462.5%。而在2020年以前,振德医疗归母净利润最高时也不到2亿元。
不过,此后的2021年,虽然振德医疗的防疫类防护用品销售大幅度增加,但当时防疫类防护用品价格回归。振德医疗再难复制2020年的辉煌,业绩有所回落,2021年的营收仅为2020年的一半,即50.92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 5.96 亿元, 较上年同期下降 76.63%。2022年,振德医疗的营收又小幅反弹到61.31亿元,隔离防护用品占总营收的占比明显下滑。
据振德医疗在2021年年报中称,隔离防护用品的毛利率下降也是导致该产品营收下滑的重要原因。2020年,振德医疗的感控防护产品的毛利率为52.2%,相较2019年增加了12.63%。2021年和2022年,振德医疗的隔离防护用品毛利率分别为48.08%、40.06%。
在业绩翻倍之后,振德医疗也曾启动了产能扩建计划。据2023年半年报显示,振德医疗于2020年和2021年在浙江绍兴、浙江义乌、安徽淮南、河南许昌以及肯尼亚开始了数个产能拓展和升级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但截至目前,只有浙江义乌的医疗护具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已部分建成投入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与振德医疗业绩预减公告同期发布的,还有一则公司高管减持完成的公告。公司收到董事、副总经理徐大生,董事张显涛,监事会主席胡修元和财务负责人金海萍出具的《减持结果的告知函》。公司股东徐大生、张显涛、胡修元减持计划实施完毕,共减持公司股份约6.58万股,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0.0247%。
医药行业独立评论人肖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预计未来各地仍将投入医疗资源储备和建设,医疗器械领域仍有潜在增长点。不过,相关医药器械企业仍要制定积极的战略应该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收入结构,并加大推进创新和多元化产品上市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