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象网

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扫一扫关注

扫一扫微信关注
天下好货一手掌握

雾霾又要来东营!有些防护知识你必须知道

   2015-12-14 2470
核心提示:  大众网东营12月14日讯阳光明媚的周末让大家都走出门享受冬日的暖阳,不过今天,因为云量偏多,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较差,或

  大众网东营12月14日讯 阳光明媚的周末让大家都走出门享受冬日的暖阳,不过今天,因为云量偏多,空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较差,或有霾,提醒大家要注意防范。

  12月14日,阴转多云,有霾,北风转西风,内陆地区2~3级,海区4~5级,最低气温-1℃,最高气温5℃。12月15日,多云,早上有霾,西北风,内陆地区3~4级转4~5级,海区5~6级转7~8级,最低气温-2℃,最高气温5℃。12月16日,多云转晴,西北风,内陆地区4~5级转3~4级,海区7~8级转5~6级,最低气温-4℃,最高气温2℃。

  小常识

  雾霾将伤害哪些人体器官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可随呼吸而进入支气管、细支气管,最后沉降于肺泡,可引起支气管炎、肺炎,促发哮喘,加重老慢支和肺气肿等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另外,长期生活在雾霾环境中,会提高肺癌的发病率。

  对心脑血管的影响:雾霾天气增加了原有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影响其心脏的功能,加重心脏的负担,可导致心衰。原有脑血管病患者的症状会加重,严重者可促发中风。

  对眼鼻喉的影响:可吸入颗粒物对眼、鼻、咽喉有刺激作用,会使眼产生干、涩、痒、流泪、畏光等症状,发生结膜炎;可出现流涕、喷嚏症状,发生过敏性鼻炎;咽喉部可出现咽干、咽痒、咽痛或嗓子不舒服等症状。

  对皮肤的影响:皮肤可出现搔痒、红斑、丘疹,发生过敏性皮炎。

  对情绪的影响:在雾霾天,终日雾霾缭绕,太阳光弱,人体中的松果体会分泌出较多的松果体素,它能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减少。甲状腺素、肾上腺素是唤起细胞工作的激素,一旦减少,就会导致细胞不活跃,人便会处于抑郁状态,情绪低沉,很容易感觉到疲惫。

  其他影响:雾霾天日照减少,儿童紫外线照射不足,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对钙的吸收大大减少,严重的会引起婴儿佝偻病、儿童生长减慢;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减弱,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出现雾霾天气时,视野能见度低,容易引起交通堵塞,发生交通事故。

  雾霾天:需做哪些防护措施?

  佩戴口罩。尤其是抵抗力差的老人、孩子,以及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的人。

  别戴隐形眼镜。隐形眼镜易使眼角膜缺氧,而在雾霾天气里,因为气压低,会使角膜缺氧加重,眼干眼涩不舒服。空气中的微小污染物会刺激眼睛,导致眼部过敏或感染。

  带包湿巾。对皮肤敏感的人来说,大气中的颗粒物吸附的病菌和有害物质,容易粘在皮肤上,引起过敏症状。外出时,不妨带一包湿巾,随时清洁。

  多喝水。可以保持呼吸道湿润。

  尽量用鼻子呼吸。研究发现,人体吸入颗粒物不同大小,在体内沉积的部位也各不相同。大于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鼻毛可以阻挡95%。

  外出回家,洗脸、漱口、清洁鼻腔。清洁鼻腔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

  雾霾天:食补哪些比较好?

  从雾霾致病机理来看,理论上说雾霾天应多摄入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A等营养素的食物。

  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鱼、肉、蛋、奶、大豆都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维生素C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蔬菜水果一般都富含维生素C,比如菠菜、鲜枣、油菜、橙子、番茄、黄瓜等。

  维生素A可提高上皮组织(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眼睛的黏膜和皮肤等)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预防雾霾对黏膜造成的损伤。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主要是动物肝脏、鸡蛋黄等高胆固醇的食物,不宜大量吃。胡萝卜素大多数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也具有相同效果。代表食物主要是胡萝卜、南瓜、木瓜、芒果、柑橘等橙黄色蔬果,以及菠菜、小油菜等深绿叶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互联网转载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1elephant.com/news/show-3626.html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582117289@qq.com。
 
更多>同类防护头条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防护头条
点击排行
信息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

快速投稿

你可能不是行业专家,但你一定有独特的观点和视角,赶紧和业内人士分享吧!

我要投稿

投稿须知

微信公众号:壹象网
微博:壹象网

鄂ICP备15023168号公网安备420103020021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