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全面现代化,离不开现代自然科学与技术工程支撑,更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相较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更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的弘扬、人类智慧的迸发。因此,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要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将城市建成人类命运和生活的共同体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原党委书记侯惠勤在会上表示,我国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同质化现象。所以,要“以人民为中心”来发展城市,满足人的相互依赖、相互交往的需要,使城市成为人类命运和生活的共同体。
侯惠勤建议,加快城市命运和生活共同体建设,可以利用人们对优质公共资源的趋向性,将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更多地向贫困区域倾斜和迁移,使一部分人自发地迁移到这些地区,由此消解由城市分区造成的贫富对立。
中国社科院城市信息集成与动态模拟实验室主任刘治彦则描绘了未来智慧城市的蓝图。他把构建智慧城市的元素分解为城市硬件、软件及共享平台三部分。目前,我国硬件、软件的发展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难题是数据共享平台。“如何将自己的数据跟别的部门进行共享,把智慧城市运营起来,关键在于城市部件有机整合,这一点我们仍需继续探索。”
而对于广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新思维,刘治彦认为,这个发展战略中就包含了智慧城市的目标。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应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此时提出这样的战略目标,是很有价值的,尤其是将南沙定位为广州城市副中心,将会进一步加强南沙新区的建设与发展。“这样,南沙可以跟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共同形成环珠江口的经济区,从沿江变成沿海,这样更有竞争力。”刘治彦说。
建设智慧城市要考虑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萍则归本溯源,回溯了智慧城市提出的背景,从而引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伦理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我们讲智慧城市时,运用技术、发明技术的是人,如何能够使人获得最好的技术带来最好的感受?我想这就是智慧城市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李萍看来,提出智慧城市,就应该“以人民为中心”。“这个城市中有不同的人群,不同阶层,有不同的需求。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我们必须要考虑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我们最大公约数和最基本的要求,这是非常核心的伦理价值。”
深圳大学副校长李凤亮从文化支撑的角度,剖析创新型城市建设。他认为,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尤其是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当中,文化创意这一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污染的新型业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以广州为例,其文化的包容性成为激发创新创造和城市活力的重要因素。“这些外来的文化会以本土文化为母体,成为其有力的补充,从而让整个城市的文化更加繁荣。”李凤亮表示,从这个角度看,蕴含在人文精神里的城市文化也将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的有力支撑。
建设智慧城市需进行思辨性反思
“智慧城市这一概念提出的背后,到底是有商业目的?还是真的有益于人与社会的发展?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王世福研究员提出要对智慧城市建设进行思辨性的反思。在他看来,当城市化率超过50%,将成为一个拐点。而在这个拐点,需要思考的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品质是否同步的问题。智慧城市不仅仅是智慧产业那么简单,“还包括社会管理水平是否因为智慧城市的到来而有所提高,社会是否因此进步,我个人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标准。”王世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