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目前有40多万家汽修门店,但大多是以夫妻档、小作坊、路边摊形式存在的“散兵游勇”。粗略测算一下,平均每家维修店保有客户不足400辆,缺乏科学管理手段的汽修厂多经营着“一锤子”买卖,缺少稳定车源,客户流失严重。
虽然我国汽车产业已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但与之配套的汽车维修行业仍给人以脏、乱、差、坑蒙拐骗的落后印象。因此,在当前中国汽车后市场逐渐崛起的大环境下,数据成为核心资源,信息化则是扩大和规范经营的基础。如何获取及发挥数据的价值,通过信息化助力维修企业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信息化介入程度不够成汽修行业痛点
从“创业潮”到资本寒冬再到“理性复苏”,包括维修在内的汽车后市场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革。尤其在互联网席卷各大行业,企业急需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信息化成为汽车维修领域乃至整个后市场2017年的重要关键词。
维修企业面对日益严峻的优胜劣汰和行业洗牌,对内部经营管理精益化的需求十分旺盛。而以往通过人工报表整合数据再做出决策的传统方式,让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时反应很慢,根本无法达到精益化管理的目标。
据了解,由于覆盖地域广、涵盖业务多,一套信息化软件系统很难同时满足多种经营需要,因此很多维修企业或汽车经销商集团会同时使用多套系统管理不同地区门店的不同业务。而不同软件公司开发的系统,名称规范和工时标准规范等不尽相同,数据接口不相匹配,导致企业更换软件或整合分析数据成了一大难题。
大企业经历着频繁更换软件、数据资源得不到整合利用的痛苦,而市场上广泛存在的小型维修厂却因为盈利能力差没有条件购买软件,或囿于管理理念而忽视了信息化软件系统的重要性。更为严重的是,大多数维修企业的互联网化数字营销也不到位甚至是完全缺失。很多连锁店没能真正好好利用互联网进行精准营销和用户良性互动,要知道,互联网可让营销成本大幅度降低,并达到意想不到的推广效果。
不仅维修企业自身的信息化之路前途莫辨,整个汽修行业的数据资源也是纷繁散落,用“信息孤岛”来形容都不为过。因为缺乏统一的数据资源平台,行业内大量有价值的维修保养数据得不到整合开发,维修企业之间像一座座孤岛互不联通,不仅影响技师对所修车辆历史车况的判断,还因为信息不透明制约着二手车行业的诚信发展,更阻碍了政府部门对维修企业的服务水平进行监管。
变“信息孤岛”为“信息通衢”
要改进我国汽车维修业信息化程度低的落后局面,需要建立起全行业内通行的标准和体系,更要切实提升各个单一维修企业、维修厂的信息技术应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建立起完善的汽车维修信息网络资源平台,单单靠维修企业的力量还是略显单薄,如若国家政府相关部门能出台对应政策,在建设资金、技术方面提供支持与帮助则容易得多。笔者认为,在实现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的过中,政府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政策介入,提供资金、法规和技术上的支持。如国家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给需要进行信息化的中小汽车维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成立专门进行信息化技术指导的全国汽车维修信息化领导小组,给维修企业提供信息化技术的定期培训、上门指导,专门跟进、推动、监管重点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收集相关数据形成经验报告,以备其他企业或行业借鉴学习。
值得欣慰的是,在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的指导和交通运输部的推动下,经过一年的筹备,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简称“信工委”)于2016年底正式成立。信工委将集结后市场软件公司和汽车经销商、维修连锁企业等信息化需求方,致力于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汽修行业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切实推动‘互联网+汽修’工作的全面落实。
培养现代化汽车维修人才。人才培养永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而汽车维修高端人才对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的汽修行业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稀缺的两类人才:一类是机电一体化的现代汽车高级维修人才,另一类是既懂得现代化企业管理方式又能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新型管理人才。
专业人才的短缺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汽车维修企业向现代企业方向前进的步伐,因此,培养汽车维修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技术学校、专业院校应下大力抓好人才培养工作,规范教学教材,及时更新教材内容,提高培养质量,严格考核制度,跟上汽车维修业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为我国汽车维修企业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实现汽车维修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信息化软件企业也可借鉴美国管理软件的思路,在开发之处便在程序和使用方法上降低操作门槛,达到即使刚进店的实习工人也能简单操作管理系统,甚至进店顾客可以自助操作系统完成销售和服务。如此不仅能够大大降低维修企业的人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更能实现经营方式的快速复制,有利于维修企业迅速扩大经营规模。
加强汽车维修行业档案建设。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行业趋势瞬息万变,单个维修企业由于自身的条件的局限,如果都花时间和精力去跟踪和研究这些高新技术,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考虑都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如若政府和汽车维修相关行业、协会或者联盟组织等能搭建平台将共性信息资源共同收集处理,并通过高效、快捷的信息网络系统及时为整个汽车行业服务,则会大大加速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提高信息化水平。
目前,信工委着力推动的机动车维修信息管理系统,即“汽车健康档案”平台的开发及推广应用有望解决这一问题。据了解,汽车电子健康档案借鉴了欧美的先进经验,记录了车辆整个生命周期的全部信息,是未来汽车维修行业的基础数据平台,将有望重构企业盈利模式和行业形态。
汽车维修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是思维模式和技术手段的双重变革,绝非一时一日之功。多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信息化管理不是目的,而是工具和手段。实现信息化是成就大规模企业的必要环节,但不能盲目追求高大上,应以数据记录为基础。
“虽然目前汽修行业信息化基础薄弱,但越来越多的汽车后市场企业将正视这一行业痛点,主动拥抱互联网、走近信息化。”一位汽修企业负责人如是说。